艾滋病预防
中国HIV感染重点人群预防干预工作进展

Released: September 13, 2021

Expiration: September 12, 2022

Activity

Progress
1
Course Completed

中国HIV感染重点人群预防干预工作进展

在中国,针对HIV感染的重点人群,如单阳家庭、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(MSM)、女性性工作者(FSWs)、老年人群等,已经形成一套集行为干预、生物医学干预、互联网干预等为一体的干预体系。根据所提供的目录框架,以下内容将重点对应男性安全套推广、暴露前预防用药(PrEP)和暴露后预防用药(PEP)、基于互联网的HIV预防干预、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四方面,将中国实施的预防干预工作简述如下。

一、男用安全套推广使用

全程、正确地使用安全套,可以说是目前预防HIV感染的最有效方式。中国针对HIV感染的重点人群,推广使用安全套的主要途径如下:(1)干预工作人员定期前往娱乐场所开展宣教及发放安全套工作:在女性性工作者、MSM人群较为集中的娱乐场所,譬如夜总会、KTV、歌舞厅等,当地干预工作人员定期(一般每月一次)前往这些场所,向管理人员、工作人员做艾滋病知识的宣教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并发放一部分安全套,要求娱乐场所内的性服务人员必须使用;(2)重点人群前往HIV自愿咨询检测室领取: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设置有HIV自愿咨询检测室,有条件的地区会有针对MSM人群、女性性工作者开展预防干预的社会小组(NGO)。重点人群需要获取HIV预防相关咨询和检测时,可以去这些机构寻求帮助,并且可以领取安全套。

二、暴露前预防用药(PrEP)和暴露后预防用药(PEP)

暴露后预防用药(PEP)是利用抗病毒药物阻断艾滋病病毒暴露后传播的生物医学干预措施,为处于HIV高暴露风险的人群提供了紧急阻断的机会,有助于减少艾滋病感染和传播。目前已经在全球广泛推广应用。2020年11月,中国艾滋病防治的权威专业机构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下发《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(试用)》,详细说明了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定义、纳入标准、服药及随访程序等,为全国各地艾滋病防治机构开展暴露后预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。

中国在MSM人群中开展了使用暴露前预防用药(PrEP)的研究,但是服药的随访效果不太理想。重庆医科大学团队从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,在中国西部地区(重庆、四川、新疆、广西)招募MSM人群开展口服PrEP临床试验,在基线调查后,每隔12周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,了解其在用药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服药情况,最长随访期为两年。1127名MSM中, 75.95%的研究对象完成了至少一次随访(12周),仅37.25%的研究对象完成了整个随访过程;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底,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在7个试点省份(天津、湖南、广西、贵州、北京、黑龙江、云南)开展了暴露前预防用药研究,半年期间,只有54名MSM愿意接受暴露前预防服药。MSM人群的PrEP总体服药依从性不高,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、药物价格高以及认为吃药麻烦是服药依从性的障碍因素。

三、基于互联网的HIV预防干预

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, 截至 2020 年 3 月,中国网民规模达 9.04 亿,其中手机网民规模 8.97 亿,互联网普及率达 64.5%。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,我国艾滋病预防干预积极利用此契机,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,譬如开展线上图文并茂的宣传品、线上咨询、线上HIV检测等。 2021年1月,中国艾滋病防治的权威专业机构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下发《互联网+艾滋病干预工作指南(试行)》,指南既提供了互联网干预的具体实施步骤,也集结了全国互联网干预的优秀案例,可供全国各级、 各类艾滋病防治机构和组织参考。

四、戒毒药物维持治疗

在中国,最早的HIV感染来源为注射吸毒人群。但是现在,经注射吸毒人群传播HIV已经成为所占比例最少的类别。即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下降幅度较大,但是针对这个人群的干预措施一直未停止。为减少因滥用阿片类物质造成的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和违法犯罪行为,中国实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(以下简称维持治疗),指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,选用适宜的药品对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进行长期维持治疗,以减轻他们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,促进身体康复的戒毒医疗活动。目前所用的药品主要是为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。截止2020年底,中国在29个省份设置了791个维持治疗门诊,在治人数9万余人,治疗人员年保持率在80%以上。